科幻大型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
原标题:科幻大型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
导读:
【国际·航天】从SPHERES到ASTOBEE,从大学到空间站的科学梦想传奇_百度...SPHERES项目未来将由Astrobee机器人继承,这是一对被称为SPHERES接班...
【国际·航天】从SPHERES到ASTOBEE,从大学到空间站的科学梦想传奇_百度...
SPHERES项目未来将由Astrobee机器人继承,这是一对被称为SPHERES接班人的太空机器人,负责协助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在微重力环境下的日常研究工作。Astrobee系统完全调试后,将取代SPHERES成为空间站的机器人测试设备。这三个Astrobee机器人分别命名为Bumble(笨宝)、HONEy(蜂蜜)和Queen(女王)。
“太空城市”——国际空间站
年11月15日,国际空间站活动首次通过电视直播向全球观众展示。到了2009年3月,美国宇航局网站开始实时直播空间站的视频。如今,国际空间站建设已完成,这个“太空城市”不仅成为人类在太空中长期停留的前哨,也是国际合作的重要象征。
不过,在21世纪来临的时候,这个幻想已经变成了现实。在2000年10月31日,一艘俄罗斯宇宙飞船载着一名美国宇航员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飞上太空,他们的任务便是建设“太空城市”——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的设想是在1981年起由美国里根总统提出来的,即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建造迄今为止最大的载人空间站。
而国际空间站作为太空中最大的人造航天器,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由多国联合建造的产物,所以,为了接纳更多的航天员,所以,国际空间站在人员核定方面,一次最多可以容纳7名航天员,不过一般来说,都是控制在3-6人左右。
建于1962年的这个中心,占地656公顷,为休斯敦这座“世界能源之都”赢得了“太空城”的美誉。这里不仅是美国载人航天飞机的研发基地,也是载人太空飞行的操作和控制中心,隶属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是最大的太空研究中心之一,积极参与国际空间站计划。
科幻电影中的空间站都是圆盘状的,与现实中的大不相同,为什么?
1、空间站不同于其他航天器,它的体积庞大且功能复杂,为深入的宇宙研究提供了条件。 在科幻作品中,空间站常常被描绘为圆盘状并旋转,这种设计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现实中的空间站,如国际空间站,并不呈圆盘状,也不会旋转,但宇航员在其中会体验到微重力。
2、由于离心力的方向是向外的,所以当人处于圆盘之中的时候,靠近空间站外侧的墙壁则为地面,而朝向圆盘中心的方向则为顶部,简单来讲,就是圆盘外侧为下,圆盘内侧为上。通过离心力模拟重力,处于空间站之中的人便可以以外侧为地面进行活动,与身处于地球之上并无不同。
3、主要原因是,当前人类的航天发射技术不够发达,把单位质量的物资运送到太空成本太高,无法支持建造大型的空间站。 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还无法操控引力,地球轨道上的空间站,可以利用离心力来模拟重力;在很多科幻片中都是这么做的,使用旋转机构来模拟重力,比如《流浪地球》中的领航员国际空间站。
4、道理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太阳系中的天体分布虽然无序,但确实是都聚集在地球黄道面附近,从黄道面上空看起来,就像一个不大规则的圆盘。我们在很多有关太阳系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太阳系中的各大行星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绕着太阳运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太阳系是扁平的。